1、物种论述
海蜇是动物。海蜇是关键的海洋经济品种,别称石镜、水母等,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动物界、刺胞动物门、钵水母纲、根口水母目、根口水母科、海蜇属的统称,食用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晋代,也可供医用,味甘、咸,性平,具备清热平肝、化痰消积、润肠安胎等效果。
2、生活习性
1、环境:海蜇是暖水性动物,成长繁殖于半咸淡水、泥沙底质的沿海河口浅水区,不善于游泳,常需要借用风、浪、水流等移动,也可通过缩短外壳挤压内腔中的水缓慢移动。
2、食性:海蜇是肉食性动物,主要以浮游动物、小型甲壳类、多毛类、小型鱼类等为食,主要靠发达的触手捕食,触手上面布满了有毒的刺细胞,猎物被蜇后会飞速麻痹而死。
3、繁殖:海蜇既可无性生殖,也可有性生殖,无性生殖最主要的形式是出芽生殖,也能通过分裂方法进行无性生殖,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源自间细胞,间细胞再形成生殖腺。
3、代表物种
1、海蜇:海蜇是海蜇属的指名物种,别称石镜、水母等,国内北起辽宁、南至福建均有分布,尤以东南沿海产量最大,多栖息在河口附近及海湾,8~9月间成群浮游于海面。
2、黄斑海蜇:黄斑海蜇是容易见到的一种海蜇,外形和海蜇颇为相似,不同在于黄斑海蜇外伞部表面有不少短小而尖硬的疣突,并有黄褐色小斑点,广泛分布于印度|西太平洋区。
3、沙海蜇:沙海蜇是容易见到的一种海蜇,个体较大,伞径25~60厘米,最大可达1米,外伞表面光滑,中胶层厚而硬,水平和经济价值略逊色于海蜇,国内沿海区域均有分布。
4、棒状海蜇:棒状海蜇是容易见到的一种海蜇,个体小,伞径4~10厘米,伞高5厘米,外伞表面光滑,没生殖乳突,肩板小,丝状附属物不发达,广泛分布于印度|西太平洋区。